《皇朝秘史》(274)

  江寒青听父亲这么一说,急道:“父亲千万不可如此!”

  江浩羽惊讶道:“不可如此?难道全家族都呆在京城里继续等死?”

  江寒青冷酷道:“如果提前让家族的人手撤离京城,敌人不免会有所察觉。到时候一旦有事,我们可就麻烦了。如果装出对局势懵懂不知的样子,降低敌人的警惕性,说不定到时候还有望保全主要首脑的性命。”

  江浩羽惊道:“你是说要舌车保帅?”

  江寒青点点头,斩钉截铁地说道:“对!唯有如此,我们自己才有活命之望!”

  江浩羽颓然靠到椅背上,沉吟道:“这……这可太……家族在京城的人手乱七八糟全加起来恐怕足足有五、六千人之多……如果全部放弃……”

  江寒青打断父亲的话,不耐烦道:“父亲!您怎么……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如果连自己的老命都丢掉了,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?”

  江浩羽仍然有点犹豫,痴痴呆呆地看着儿子,嗫嚅道:“这……这真的行吗?”

  看着父亲那迟疑不决的懦弱样子,江寒青心里那不臣之心又渐渐冒起。

  “他真的是快老了!这种事情还有什么需要多考虑的?一群小喽啰就是牺牲掉又有何妨!看来还是让他早日交出权力为好啊!

  江浩羽一个人思前想后盘算了好半天,还是下不了决心,又转头问江寒青道:“青儿,你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啊?能不能尽可能再多保存一些力量?

  江寒青重重叹了一口气,捶胸顿足地劝谏父亲道:“父亲!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!不牺牲下面那些小兵的命,你这大将哪里能够逃生!不要再为那些人的性命担忧了,多想想我们父子二人自己怎么活命吧!”

  等江寒青这么说完,江浩羽却还是拿不定主意,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晃悠个不停。

  江寒青只能是不耐烦地在一旁等待着。过了好一会儿,江浩羽突然停下脚步来,显然是拿定了主意。可是他紧跟着说出来的话,却差点没有让江寒青昏死过去。

  江浩羽对儿子说道:“不行!我既然是家族的首领,我就有责任保护他们不受敌人伤害!

  有义务率领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撤出京城!“江寒青听到父亲这么一番慷慨激昂的话,差点想冲上去给他一拳头,却只能是咬牙控制自己。

  尽量让语气显得平淡,江寒青对父亲道:“既然父亲大人如此决定,孩儿自当遵从!不过孩儿这腿脚不灵便,具体事宜父亲可能还要亲自找人安排一下吧!”

  江浩羽点头道:“这个我会安排人去做!你就早点回去休息养伤吧!”

  在下人们抬着江寒青出门的时候,他回头望了父亲一眼:“死老头子,你这简直是在自寻死路啊!害得本少爷也有可能要跟着你陪葬!等逃到西域之后,看我怎么当着你的面调教那骚货!气死你!”

  江浩羽却不知道儿子心中的阴毒念头,否则单是老婆被儿子玩弄一事,就足够他一刀将这坏小子劈成两段。

  江寒青从父亲江浩羽那里出来之时,天已经黑透了。

  江寒青刚回到他所居住的院子,白莹珏便走过来轻声对他说道:“西域军中来人正在屋内等你!”

  江寒青闻言一震,急急道:“快!快引他来见我!”

  转头又吩咐下人道:“这里没你们的事了!都给我退下去!”

  这样等到白莹珏引着那人过来的时候,厅堂里就只剩下江寒青一个人坐在那里。

  来人中等身材,大约四十五、六岁的年纪,脸颊瘦削,两眼炯炯有神,一看就是精明干练之人。个人身上穿着一件普通江家武士的服装,看不出他在西域是何等职务,但江寒青却明白此人绝对不会是江家在西域的普通武士,而是母亲从军中精选出来的能干亲信,穿这件衣服不过是为了避免别人的注意,故意掩人耳目罢了。

  江寒青仔细看了此人两眼,觉得有点眼熟,依稀记得自己在西域之时似曾见过此人,却又一时想不起到底是何时在何地见过此人。

  这时那个西域来使已经跪在地上向江寒青磕头道:“属下‘凤翔军’大队长耿思敏,参见少主!少主千秋万载,一统天下!”

  江寒青听到“耿思敏”这个名号,一下便想起了此人的来历。

  这耿思敏是“凤翔军”中出了名的猛将,作战勇猛异常,却又冷静机敏。二十七年前进入西域阴玉凤军中,战阵冲锋从来没有落过人后,可说来也怪,除了一次战斗之外,他就愣是一次伤都没有负过。

  而他仅有的一次负伤的战斗说来更为神奇。那一次战斗发生在江寒青五岁的时候,阴玉凤军队和蛮族对阵。蛮族嘲笑帝国军队,只能群殴,单打独斗却是饭桶一群。这话让耿思敏给知道了。他发誓要灭一灭蛮族的威风,竟然一个人单枪匹马连闯蛮族十三个营盘。蛮军出动三万余人要包围活捉他,竟然被他在砍倒军旗九面之后,扛着两面缴获的旗帜成功逃回了帝国军阵中。身上中箭三支,刀伤十一处,枪伤两处,回营之后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。足足躺了三个月才爬起身来。

  耿思敏那一次负伤之后,阴玉凤曾带着时年五岁的儿子江寒青亲自前去探望他,称赞他说:“你这家伙可真是命大得出奇!连索命的小鬼都看着你都发愁,不敢要你的命啊!”

  并亲自下令将他调入“凤翔军”中任小队长。这一来,耿思敏顿时在军中就成了人人知名的“鬼见愁”江寒青离开西域的时候,这耿思敏还只是“凤翔军”中管辖区区千人的中队长。

  江寒青听到他这一自报家门,便笑道:“原来是‘鬼见愁’!什么时候当上了大队长啦?”

  耿思敏恭恭敬敬地回答道:“少主见笑了!这次凤帅率军横扫整个西域,属下因为积得有寸功,被凤帅开恩提拔担任大队长一职!”

  江寒青点了点头,又好奇问道:“你刚才喊的什么千秋万载的是什么东西啊?怎么会想到这样叫?”

  耿思敏笑了一笑,答道:“启禀少主,这‘千秋万载,一统天下’的口号可是凤帅亲自定下来的。凤帅说,以后少主起事称帝,军中将士拜见之时必须要喊这么一句!如今凤翔军中已经人人传遍,只等少主回到西域军中举起义旗,便可称帝起事。”

  江寒青莞尔一笑道:“我人还在京城,母亲在西域却已经想起了让我当皇帝的事情!”

  接着问耿思敏道:“母亲让你返京到底有何事情啊?”

  耿思敏答道:“凤帅让属下回京禀报家督大人,军团主力已经提前动身东进,准备扼守日落山脉各险要隘口。一旦发现有势力意图进逼西域,就将坚决驱逐之。如果京城有事,要京中人众立刻西遁,凤帅会派军迅速东进迎接众人。”

  江寒青点头道:“那你待会儿赶快去禀报于家督大人吧!……母亲还有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?”

  那耿思敏却没有回答,只是抬起头来警惕地打量着站在一边的白莹珏。

  江寒青会心一笑道:“此人是我最信赖的人。你有什么话但说不妨!”

  耿思敏这才放下心来,将身子挪近江寒青,从怀里摸出一个火漆信封双手奉上,压低声音道:“少主,凤帅有一封密信给您!您看过自然就明白了!”

  江寒青伸手接过信封,几下拆开来一看。不错!信上的娟秀字体一看就是母亲的亲笔,信的内容是这样的。

  寒青爱儿如晤:侦骑得悉,石之军团已挥军南下,特勤蛮兵亦尾随其后。京城至日落山脉诸路段均见斥候出没,情势危急。

  京城事起之日,汝当离弃众人,速速出京南下。脱离险境,伺机西折,经西南夷之地潜归西域。万勿随众径赴西域!彼等之途,十死无生!切记!切记!

  妃青思之徒,面慈心狠,取势逐利,如墙头之草。汝南行途中,切不可贸然与其相会,以防不测!

  汝父倘在世,余母子终难圆梦。宜趁良机,速而图之。汝若亲行此事,恐遭天罚。

  可诱其经官道直行西域,借刀杀人!若此,余母子可长相厮守。汝切不可携其南下,以免狡兔得脱,失此良机,悔之晚矣!

  太平贞治六年六月初八二鼓,母凤手书阴玉凤在信上的意思十分明白,就是要江寒青在逃离京城之时抛弃江家众人,独自南下。

  同时为了两人之间的奸情,她还要江寒青将江浩羽也骗上从官道逃往西域的路途,借敌人之手来铲除掉已成为她眼中钉的丈夫。

  江寒青看完信,示意白莹珏递过蜡烛,将信就着烛火付之一炬。

  眼睛盯着燃烧的信笺,江寒青心里是波澜起伏。阴玉凤这封信让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“天下最毒妇人心”为了自己的奸情,居然可以唆使儿子除掉丈夫。

  可是纵然江寒青平日里心中已暗有此念,当真要他付诸行动,却还是深觉良心上过不去。

  何况,江寒青心中还有着别样的邪念:“如果真要杀了他,岂不是再也无法在他面前玩弄那个***?这样岂不是失去人生一大乐事!不行!我不能让他死在京城,要杀他就让那***亲自动手吧!我反正是一定要当着他的面操那***一回。”

  盘算已定,江寒青问耿思敏道:“母亲信中说的事情你是否清楚?”

  耿思敏惶急道:“启禀少主,凤帅给您的家信小人是一点不清楚!只是……”

  江寒青道:“只是什么?但说无妨!”

  耿思敏道:“凤帅要属下转告少主一句话。”

  江寒青道:“母亲有什么话要你转告?你快说!”

  耿思敏缓缓道:“凤帅要属下告诉少主,当断不断,反受其害!凤帅还说,要少主您到时候一定要暗自南下,千万不要因为其他人绊住自己的手脚。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生存在下来!”

  江寒青望着旁边摇曳的灯火,默然良久才又出声道:“你什么时候返西域啊?”

  耿思敏道:“属下此次东来之前,凤帅命令属下一定要陪少主一起安全抵返日落城。否则……断不许属下一人回去。”

  等了一会儿,见江寒青没有反应,耿思敏又道:“凤帅要少主暗中南下是绝对正确的。

  属下赶来京城的路上,沿途已经碰到多队‘飞鹰军团’的前哨。属下想来,此时石嫣鹰的军队应该已经控制了从京城到西域的诸多隘口。如果离京之后,径自往西逃无疑是自寻死路。

相关小说